|
微软已经把VS 2010(Visual Studio 2010 Ultimate)功能融入到软件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中。在架构设计方面则是通过新的架构层关系图(Architecture Layer Diagram),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统架构,从而使得项目中的技术人员或非技术人员都能以模型透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协作与设计,以及定义企业的系统功能。
Visual Studio 2010提供针对不同功能层面的分析工具来辅助程序代码进行逆向工程。Layer Diagram可从高阶面来看架构;Architecture Explorer能从特定点切入,只探索我们所关心的部分;.NET Class Diagram则可分析详细部分的Class结构。逆向工程类型可分为静态与动态,静态指的是整个程序代码的静态结构,如组件或类别间的关系;动态则是程序代码执行的顺序,如某个程序代码区段相关方法调用与响应顺序。
静态的逆向工程,主要有三个工具:Architecture Explorer、Layer Diagram和Class Diagram。Layer Diagram可以让我们以高层角度来分析整个软件结构,细腻程度可以自由选择,从项目、Namespace、Classs、到方法都可以。本文将重点讲述VS2010静态逆向工程(Static Reverse Engineering)在软件架构层关系图设计方面的新功能应用。
Visual Studio 2010架构层关系图设计
在现实的项目中,我们需要分析别人的代码,或者约束团队的代码架构。当我们已经对现有程序的基本架构有了初步了解时,则想对现有架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维护代码架构的逻辑。例如,当我们的项目为模型-视图-控制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架构风格创建架构应用的时候,让我们确保它是实际执行的方式。
(1)创建一个层图(Building a Layer Diagram)
首先,让我们创建一个新层架构使用菜单(命令为Architecture|New Diagram|Layer Diagram)。创建一个空层图,在图层设计器中可以指定设计(在Toolbox中拖曳元素实现层设计)架构层,可以得到所有我们所确定的形式与基本层,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MVC架构层图类的实现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软件架构,需要实现物理与逻辑架构图的关联,我们通过拖动相应的执行层与实际类来实现。当放入图层类实现后,我们可以在该系统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设计图面,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Generate Dependencies(生成依赖)命令,来建立依赖关系。
一旦完成这一过程,最后将得到一个架构层图。层管理器(Layer Explorer)可以用来看到每一层的内容,以及架构层彼此之间的关系。
(2)更新实现(Updating Your Implementation)
在MVC架构模式中,我们不希望看到“Web→Model”层的直接对话模式,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团队中其他人编写的代码直接访问了数据层,而不通过合适的业务逻辑(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可以通过图层设计器删除依赖线来解决。当删除依赖线后,可以用鼠标右键单击图形,在弹出菜单中选择Validate Architecture(验证架构)命令,如图2所示。
图2 删除错误逻辑
Visual Studio将分析所有的依赖和任何违反该层图关系的查询。这个错误结果将会出现在错误列表中,如图3所示。
图3 错误结果列表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修复自己的代码,重复验证架构体系直到没有违反层关系的代码依赖出现为止。
(3)执行中生成分层(Enforcing Layering in the Build)
我们要保持一个干净的架构,并且知道未来将发生的问题,例如,对错误的分析和验证,可以审视到架构代码漂移,执行开发任务时进行对该错误的修复。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保持同步(syn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添加一个新的TFS生成定义,将使用门控签入(Gated Check-in)来执行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设置签入方式
当使用门控签入后,提交所有更改到TFS中时,必须先通过所有正常的测试(干净的构建、通过测试用例等),现在构建的做法将符合验证步骤,并通过在TFS中的检测来防止更多的风险侵入。
如果进行全新的代码开发,我们就可以在开始阶段通过层图来进行逻辑设计,并努力执行设计方案,保证开发阶段与设计不偏离,团队人员的代码不漂移出架构。如果从现有的资源框架开始,我们也可以通过Visual Studio 2010的层图功能找到理想的逻辑分析与设计工作方法。一旦我们的物理和逻辑同步,就可以通过自动化(例如门控签入)进行强制执行,避免“漂移”发生。
NET技术:用好Visual Studio 2010进行层架构设计,转载需保留来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